1986年6月7日在墨西哥城主廣場慶祝的墨西哥球迷。
這屆比賽也是處於巔峰時期的馬拉度納的個人表演舞臺。其中最經典的比賽當屬四分之一決賽與英格蘭的對陣。那場比賽中,馬勒當拿首個入球除了用手拍入,在跳高時亦不恰當地抬高腳將鞋釘印向對方守門員,賽後他本人表明,這球是被“上帝之手”打入的。幸運的是,裁判並沒有發現他手球和侵犯守門員的雙重犯規。然而,更經典的時刻在此入球之後兩分鐘,馬勒當拿在中場附近接到傳球後,開始從右路帶球,憑精湛的盤球技術,避開了對方數名球員的攔截,之後又不可思議地擺脫了兩名英格蘭隊的後衛推進入禁區,最後繞過守門員彼得·施路頓,直接將球送進了球門,使阿根廷在第55分鐘時便以2–0領先。這次長途奔襲式的進攻至今經常被球迷稱為“世紀最佳進球”。對手英格蘭雖不滿馬勒當拿首個疑似用手拍入的『問題球』,但對他的第二個『世紀金球』卻輸得口服心服,最後阿根廷也以2-1淘汰英格蘭進入4強,之後在準決賽再次靠著馬拉度納的精采發揮打敗比利時,晉身決賽。
本屆另外一場令人難忘的經典賽事為8強法國對巴西,雙方以純技術較量,結果連加時120分鐘內打成1-1平手,結果在互射12碼球中,法國淘汰巴西晉級。法國晉級後,繼1982年再次於準決賽遇上同樣是在八強以12碼擊敗地主墨西哥出線的西德,此時身分卻已經和上次對決時對換:1982年時西德是應屆(1980)歐洲杯冠軍而法國甚至沒能打過該屆的預選賽;此次則是法國以全勝的風捲殘雲之姿稱霸1984的歐洲盃,世界盃小組賽至今一路不敗並淘汰大熱門巴西隊,氣勢極旺,西德卻是歐洲杯小組出局後,到世界盃依舊是閃過眾多強敵才能一路驚險的晉級四強。然而,結果法國在一致被看好的情況下,以0-2再次敗給西德。西德連續2屆世界盃打入決賽。
決賽中,阿根廷以3-2擊敗西德,第2次奪得世界盃錦標,西德則連續2屆世界盃屈居亞軍。
賽事最佳球員獎毫無爭議的頒給了5進球5助攻的馬拉度納,其後兩名依序是亞軍西德的隊長哈拉爾德·舒麥加、以及雖然十六強止步但小組賽表現極為亮眼的丹麥主力前鋒艾克亞;英格蘭隊的連尼加以6球獲得了金靴獎。
葡萄牙隊的球員在小組賽的前兩場比賽期間都拒絕參加訓練(對手是英格蘭和波蘭),而且最後不可思議地被摩洛哥隊淘汰出局。加拿大隊和伊拉克隊都是首次在世界盃上亮相,然而它們都以小組賽的三場失利而提前結束了世界盃之旅。
E組的烏拉圭與蘇格蘭的比賽中,烏拉圭的何塞·巴蒂斯塔在比賽開始1分鐘後就被紅牌罰下,這項紀錄也一直保持到現在。
本屆世界盃賽的最佳陣容為3-4-3陣型,其中獲得亞軍的西德隊沒有任何人入選,最奇怪的地方是:亞軍西德(7場掉7球)的隊長暨先發門將舒馬赫在最有價值球員票選中高居第二,最佳陣容中的守門員卻是殿軍比利時(7場掉15球)的普法夫,而冠軍隊也僅有光芒四射的馬拉度納被列入名單中(先依照國籍再依照姓名的字母排序):
守門員:普法夫(比利時)
後衛:約西馬(巴西) 賽薩爾(巴西) 阿莫羅斯(法國)
中場:馬拉度納(阿根廷)瑟勒芒斯(比利時) 普拉蒂尼(法國) 提格納(法國)
前鋒:艾克亞(丹麥) 連尼加(英格蘭) 布特拉格諾(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