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交流、服务“一站通”!蕉岭来“才”有招→

10世界杯决赛

与“数”相约,梦想“蕉”集。蕉岭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坐落于以国际知名数学大师丘成桐的名字命名的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聚焦人才引进、人才交流、人才服务三大功能,为各类人才常态化提供政策咨询、交流对接、培训提升等“保姆式”服务,促进资源要素有效链接,全力打造助推乡村振兴的“主阵地”,为“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蕉岭县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全貌

蕉岭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服务大厅

强引领

优化工作机制,构建“人才集聚平台”

蕉岭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创新人才工作协同机制,建立由组织、财政、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形成“部门招引+驿站培育”“部门资源+驿站服务”工作体系。目前,全县共建有1个县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和8个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广泛开展柔性引才工作,打造聚智引才的新高地。

一方面,驿站加强与华农、星海、林业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精准柔性引进人才。

另一方面,深挖本土人才,摸清本地水泥工、电工、木工等乡土匠才,建立本土人才信息库。目前,县级驿站引进高层次人才进站并登记入库386人,签订长期进站协议专家75人。

星海音乐学院·蕉岭工作站和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蕉岭工作站授牌仪式

优服务

强化后勤保障,构建“一站服务平台”

蕉岭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做好人才活动、创业指导、高层次人才认定受理等服务,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站内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人才工作室、直播间等设施,为人才提供交流、资源共享及低成本的办公场所。2024年,县级驿站开展政策宣讲、电商人才直播等人才活动29场次,共1968人次参加线下活动,线上活动吸引4300人次,带动就业600人次。

蕉岭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办公区域

人才驿站强化青年人才创业指导,引导优秀毕业生来蕉就业创业,组建县镇村三级创业指导服务队推动人才下乡,并积极开展大学生返乡创业座谈、带货直播培训等活动:

组建创业导师库,建立县级返乡入乡创业顾问团,依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等平台,发布创业扶持政策、办事流程、高层次人才认定等信息,2024年新增补贴创业人才69人次,补贴金额292.5万;

落实一次性基层就业补贴政策79人,补贴金额39.5万元;新认定高层次人才35人;推送符合条件人才落户政策28人,已兑现人才落户奖27人。

赋动能

着力人才培育,构建“技术学习平台”

立足蕉岭县产业优势,为提升蕉岭县及各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特色产业的市场影响力,蕉岭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推进“三项工程”和“乡村工匠”“农村电商”特色项目。针对不同群体,广泛开展高质量农业技能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团队到镇进行指导交流,引导农村本土人才深入了解高效管理模式和农业科学知识。2024年,共开展“三项工程”、专家“送技下乡”等活动48场,包括红薯种植深加工、红火蚁智能化监测防控、无人机操作等培训,培育各类技能人才912人,高素质农民87人。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到南磜镇开展无人机知识普及及应用技能培训

促对接

推动合作落地,构建“项目对接平台”

蕉岭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设立人才工作办公室,吸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农村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乡村振兴志愿者等力量入驻,积极发挥帮扶力量柔性引进人才或项目资源,促成项目落地、助推产业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硕博团队对蓝坊镇三华李种植基地进行指导

蓝坊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柔性引进华南农业大学汤日元教授团队,对蓝坊三华李试点施用其团队研发的有机硒功能试剂并通过视频进行实时指导。这一实践显著改善三华李的功能活性成分结构,大幅增加三华李产量、产值,为后续精深加工提供更多可能性。目前,蕉岭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借助入驻帮扶力量,促成各类产业项目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