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详细解释

10世界杯决赛

歙 《康熙字典》572页

拼音:xī,shè

部首:欠

四角码:87182

仓颉:OMNO

86五笔:wgkw

98五笔:wgkw

郑码:ODYR

统一码:6B59

总笔画数:16

笔顺:3412515415413534

「歙」基本解释

● 歙 xī ㄒㄧˉ

1. 收敛,吸进:「将欲~之,必固张之」。

2. 古同「翕」,和洽。

● 歙 shè ㄕㄜˋ

◎ 〔~县〕地名,在中国安徽省。简称「歙」,如「~砚」。

「歙」详细解释◎ 歙 Shè

〈名〉

(1) 县名 [She county]。中国安徽省南部的县。徽墨、翕砚为其特产

(2) 另见 xī

基本词义

◎ 歙 xī

〈动〉

(1) 吸气或通过呼吸吸入 [inhale]

歙,缩鼻也。从欠,翕声。——《说文》。字亦作噏。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老子河上本》

崩腾歙众流,泱漭环中国。——《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歙蠡吞沱。——《石帆铭》

(2) 通「翕」。收缩,敛息 [furl]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老子》

开阖张歙。——《淮南子•本经》

开闭张歙。——《淮南子•精神》

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淮南子》

(3) 又如:歙肩(耸肩。形容身子微缩,作恐惧、谄媚状)

(4) 聚集 [accumulate]。如:歙集(聚集)

词性变化

◎ 歙 xī

〈形〉

(1) 和谐,融洽 [harmonious]

郡中歙然。——《汉书•韩延寿传》

(2) 又如:歙然(和洽的样子;安定的样子);歙歙(无所偏执的样子;投合的样子,朋比为奸的样子)

(3) 另见 shè

扫描版:汉字「歙」在《康熙字典》页码:5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