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0/1组建详细教程
在了解了RAID的基本知识和一些选购方面的经验后,我们将在本章中详细探讨RAID0和RAID1是如何组建的,以及在安装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RAID 0的详细安装步骤
图1见附件1
(RAID 0的存储读写方式有助于提高磁盘读写性能)
1.准备工作:在做任何RAID阵列之前,我们最先要备份好硬盘中的数据。创建RAID对数据而言是一项比较危险的操作,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毁掉整块硬盘的数据,尤其是对RAID0这样的模式在内。一些比较粗心的个人玩家很容易忽视这个步骤,结果会导致硬盘上原先的数据都被擦掉,甚至包括硬盘分区表在内。因此,有条件的话,我们最好要准备一张带Fdisk与Format命令的Windows 98启动盘(光盘也可),以备不时之需)。
2.磁盘设置:在组建RAID0之前,需要将两块硬盘的跳线设置为Master(SATA硬盘一般不需要另做设置),随后连接到硬盘上的IDE或者SATA接口上。如果是通过PCI或者其他扩展槽连接出的磁盘阵列卡,那么硬盘也应当稳固的与之相连。由于RAID 0会重建两块硬盘的分区表,我们就无需考虑硬盘连接的顺序(这和之后要介绍的RAID1是有很明显差别的)。
3.
主板设置:
开机,进入
BIOS
进行设置,打开
ATA RAID CONTROLLER
。不同主板对于
RAID
的
bios
菜单选项都不一样,大家需要细致的找一下。如果发现设备识别错误,可以再检查下磁盘连接是否正确。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可启动软盘或者光驱作为优先第一启动设备,保存退出。
图2见附件2
(开机时可以在post界面看到raid设备的基本信息,以及进入设置菜单的快捷键)
4.RAID 0
设置:
重新开机后,
2
颗硬盘会在
POST
界面后被南桥芯片或者板载
RAID
芯片所识别,这个时候应该快速按下快捷键,不同规格的
RAID
卡有其特定的进入命令或方式(如
“Ctrl”+“H”
或者
“Ctrl”+“I”
)。
图3见附件3
(在设置RAID0后,会有红色警告窗口弹出,提示2个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将被删除)
进入
RAID BIOS
设置界面后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选择
“Create RAID”
创建
RAID
阵列。通常可以在
“Array Mode
(阵列模式)
”
的菜单里中进行
RAID
模式选择,这里能够看到
RAID 0
、
RAID 1
、
RAID 0+1
和
Span
的选项,选中
RAID 0
项后确定。
图4见附件4
(RAID 0配置成功后,可以看到STRIPS模式被打开。同样,我们也可以对余下硬盘配置其他的RAID模式。)
5.
安装操作系统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建议在对磁盘分区和格式化后别忘了激活主分区。当然,如果是在安装
win xp
或者
VISTA
等操作系统时它会自动进行识别并提示我们激活。对于一些特殊芯片或者南桥实现的
RAID
的方式,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会要求加载驱动程序,要不它是无法识别
RAID
阵列的。在
Windows XP
完成第一步
“
文件复制
”
重启以后出现的画面,安装程序会以英文提示
“
按下
F6
安装
SCSI
设备或
RAID
磁盘
”
,这一过程很短。大家要提前注意屏幕下方的提示。
在看到提示后,要及时按下
F6
后出现安装选择,选择
“S”
将安装
RAID
控制芯片驱动(键会提示插入
RAID
芯片驱动盘),选择
“Enter”
则不安装。如果所提供的版本和
Windows XP Profesional
内置的驱动版本不一致,安装程序会给出提示让用户进行选择。在正确安装驱动之后,接下来的步骤就和我们往常安装操作系统的一样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在软驱上会有好几个版本的
raid
芯片驱动,在安装失败后可以逐一尝试,以找到最稳定的版本。
二、
RAID 1
的创建
尽管在实现的原理和
RAID 0
完全不一样,但
RAID 1
的安装设置过程却与
RAID 0
相差不多: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RAID BIOS
里的设置。我们着重这些部分向大家做介绍,其他就不一一赘述了
:
进入
RAID BIOS
设置界面后还是选择
“Create RAID”
进行创建,但是在
“Array Mode”
上点击回车,在
RAID
模式选择中选择第二项
“Mirror (RAID 1) for Data Security(
为数据源盘创建镜像
)”
。接着最关键的一步是对源盘和目标盘的选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像盘或备份盘。这可不能错误选择,一旦失败将损失惨重。
图5见附件5(进入RAID BIOS后,我们可以在多种模式下选择RAID配置,选择RAID 1)
保存后开始创建,之后
BIOS
会提示进行镜像的制作,这一过程相当漫长,需要耐心的等待,并确保系统不会死机或供电中断。
小贴士:
RAID 1
组建方式介绍
刚才已经介绍过,
RAID 1
会将主盘的数据复制到镜像盘,因此在构建
RAID 1
时需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把主盘和镜像盘弄混,否则结果将是数据的不可逆转的损失。
此外,
RAID 1
既可在两块无数据的硬盘上创建,也能够在一块已经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上添加,比
RAID 0
要更加灵活(不过我们需要等待漫长的镜像制作过程)。如果今后一块硬盘损坏或者被取下,
RAID BIOS
会在开机时候给出警告,忽略后另外一颗硬盘能够单独承担起原盘的角色,确保一切数据完整。
Part5:常见RAID故障三大典型案例
1
、
RAID
无法组建
状况描述:
无法搭建
RAID
模式,系统内始终显示为多个硬盘叠加方式。
失败原因分析:
无法组建
RAID
,首先应该从硬盘本身的配置去找原因。其次,看一下是不是设置过的
RAID BIOS
有问题。最后可以看下
RAID
芯片或者板卡、连接数据线的原因。还有,请仔细观察下新的
SATA2
硬盘背后接口的跳线,有时候两个硬盘跳线错误也是造成组建
RAID
失败的根本原因(尽管
SATA2
跳线并不具备主从的定义)。
解决方法:
连接
RAID
错误很大程度是配置错误和连接失误所导致的。在特殊的一些控制芯片上,我们需要打开对应菜单来激活
RAID
功能。例如英特尔某些南桥就需要用
RAID Ready
比较特别的组建方式,玩家需要将串行
ATA
控制接口设置为
RAID
设备,使它工作在
RAID Ready
模式下。设置完毕后进入系统,在组建
RAID0
以前安装
Intel Application Accelerator RAID Edition
(
IAA
)驱动财可打开。
2
、
RAID
模式下无法安装操作系统
状况描述:
硬件上已经搭建好
RAID 0
或
1
,但是无法继续安装操作系统,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当机。
失败原因分析:
这类问题和部分主板上无法用
SATA
安装操作系统比较类似,主要是无法加载
RAID
驱动导致。这类问题和部分主板上无法用
SATA
安装操作系统比较类似,主要是无法加载
RAID
驱动导致。它可能表现为多种状况:在安装前加载
RAID
芯片驱动程序时,提示
“
无法在软盘上找到驱动程序文件
”
,或是
“
无法在硬盘上建立驱动目录
”
等等。更有甚者在前面的安装都正确的情况下,安装完毕后重启却无法由硬盘引导,或是启动后直接崩溃。
解决方法:
检查驱动盘以及芯片驱动程序,或者下载最新的
RAID
驱动程序以解决兼容问题。如果不想用软驱安装驱动的话,可以上网寻找一些加载
RAID
、
SATA
驱动的
Win XP
光盘,以实现一劳永逸的安装过程。
3
、
RAID
使用过程中出现低速
/
死机
状况描述:
RAID
安装完毕后性能并不理想,容量过小,或者有时候开机速度很慢,处理器的占用率过大。或者
2
个
SATA2
硬盘组成
RAID 0
,在下载
BT
或者
3D
游戏时经常无故死机。
失败原因分析:
这个时候请检查两颗硬盘的型号、容量、速度等基本规格。不完全相同的硬件会导致
RAID
组建的失败和隐患。
此外,硬盘发热和噪音问题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特别是自己动手组装
RAID 0
或者拥有双硬盘的玩家,更是为这些问题头疼不已。
解决方法:
为了达到最佳的速度和磁盘利用率,无论是
RAID0
还是
RAID1
,我们强烈建议使用容量相同、速度相同的两块硬盘进行组建。如果使用容量和速度不一致的两块硬盘进行组建,在使用时根据
RAID
的定义原则,
RAID
的容量会以最小的那块硬盘的容量作为标准;
RAID
的速度也会以那块低速度硬盘为标准,这样会造成性能很多的浪费。
针对硬盘发热的问题,
RAID 0
的能耗比一般硬盘要更大一些,尤其是在进行数据操作的时候。有条件的话,可以帮硬盘安装主动散热设备,或者利用风道原理将热流导出到系统外。而且,切忌在开机运行时颠簸系统:要知道虽然
RAID 0
的效能比单颗硬盘要高出不少,但是
2
个硬盘出现故障的几率也是一个硬盘的一倍。
[
本帖最后由 llmzn0522 于 2007-4-19 15:3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