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办公和生活场景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让外网访问内网网站的情况。比如企业员工远程办公时,需要访问公司内部的业务系统网站;我们希望通过手机在外网查看家中基于内网搭建的智能家居控制页面。实现这一需求有多种技术方案,每种都有其独特之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在家办公却打不开公司OA系统?”“出差途中急需调取内网资料却连不上?”这些场景几乎是每个职场人的噩梦。随着混合办公成为常态,如何在外网安全访问公司内网,成了企业和员工共同面临的难题。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方式,教您6种“外网变内网”的方法,告别“网络焦虑”!
一、”路由器转发规则+动态域名解析“实现外网访问内网网站路由映射是比较传统的一种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方案。由于我们家庭网络和一般公司带宽接入是经过路由上网的,当本地有分配公网IP时,这个公网IP通常也在路由的WAN口上,内部计算机本地是共用这个公网Ip联网上网和对外的。这时就需要设置路由映射将内部IP端口爆露出去。有的叫转发规则,有的叫端口转发,有的叫端口映射,有的是在高级功能里面的,不同路由型号名称略有不同,功能用途是一样的。
在路由器层面进行配置,其核心原理是将外网的特定端口请求精准转发到内网中运行网站服务设备的对应端口。假设你的路由器公网 IP 是 101.10.10.10,内网里运行网站的服务器 IP 为 192.168.0.100,网站服务端口是 80。在路由器中设置把外部端口 80 映射到内部 IP 192.168.0.100 的 80 端口后,外网用户只要访问http://101.10.10.10,就能访问到内网的这个网站。
操作步骤(以常见家用路由器为例):
1.进入路由器管理界面: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路由器的管理 IP 地址,常见的如 192.168.1.1 或 192.168.0.1,这些信息一般能在路由器说明书中找到,输入后回车即可进入。
2.登录路由器:输入管理员账号和密码,初始的账号密码通常在说明书里,要是已经修改过,就使用修改后的登录信息。
3.寻找端口映射选项:在路由器管理界面里,查找 “端口映射”“虚拟服务器” 这类功能选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路由器,该选项所处位置可能不同,比如有的在 “高级设置” 里,有的在 “网络设置” 板块中。
4.添加映射规则:依次填写外部端口(如 80)、内部端口(与网站服务端口一致,如 80)、内部 IP 地址(运行网站的服务器内网 IP,如 192.168.0.100)等信息,确认无误后保存设置。
端口映射的优势在于设置相对简便,能直接把内网服务暴露在外网,访问速度可能较快。但它的弊端也很明显,首先需要明确自己路由wan是公网IP才会生效,其次直接将内部主机端口暴露公网,有一定的网络安全风险,同时一定要加强防火墙等安全管理。
为什么还要动态域名解析?
当本地公网IP是变化不固定的,不想每次访问前先看IP再访问,就可以同时使用动态域名解析DDNS方案解决。原理就是用固定的域名来代替IP访问。如果路由支持DDNS可以直接在路由设置使用;如果设置不成功或想更简单的设置方法,则可以直接使用nat123客户端添加个动态域名解析记录用自己域名或默认生成的自定义二级域名,来作为公网地址访问,通过这种简单的工具方式操作更为便捷。
将公司动态IP绑定域名,同时通过路由器开放端口,外网直接访问,操作步骤:
1. 注册动态DNS服务帐号(如No-IP、3322、nat123、花生壳等);
2. 登录路由器,将内网服务器端口(如3389远程桌面)映射到公网;
3. 路由设置DDNS功能;或用nat123客户端添加个动态域名解析记录绑定自己域名或默认提供的自定义二级域名;
4.外网通过域名+端口(如`oa.yourdomain.com:8080`)登录。
二、通过端口映射工具实现外网访问内网网站端口映射工具原理是通过软件为载体,直接将内网IP端口转换成公网域名端口的方式,提供到互联网上使用。有的工具叫内网穿透,有的叫内网映射,都是同样的用途场景。通常同时包括内网映射和动态域名解析功能,为没有公网 IP 或动态公网 IP 的用户提供便捷的远程访问解决方案。常见的内网映射工具有如nat123、花生壳、快解析等。
以大众化的nat123内网映射公网为示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下载并安装nat123客户端:前往官方网站,根据自己的操作系统,下载对应的客户端,支持 Windows、Linux、android等系统。下载完成后,运行安装程序进行安装。
2.注册并登录:安装完成后,打开nat123客户端,使用自己帐号登录。如果没有帐号,可以在官网注册链接进入自定义自己帐号名称密码邮箱获取属于自己的帐号使用。
3.添加内网映射:登录nat123客户端后,默认显示空的映射列表,点击主界面下的 “添加映射”,出来一个新的编辑映射界面配置。(如果是无界面Linux等则登录对应官网管理后台进行添加修改映射等操作,这样即使后续人不在目标内网本地也可以远程管理到)
-映射类型:包括80、443、非80、全端口映射等选项,这需要根据自己本地应用具体场景选择对应合适的类型。
-内网地址:填写运行网站服务主机的局域网 IP 地址,例如 192.168.1.100确保这个是固定不变的,本机的则可用127.0.0.1表示。
-内网端口:填写对应网站服务的端口,如 Tomcat 的 Web 管理界面端口号一般为 8080,若网站使用该端口,此处就填写 8080。以本地使用实际填写。
-外网端口:如选择非80类型,会显示默认生成 一个外网端口号,一般不用改,如有需要也可以修改其他未占用的。
-外网地址:默认显示生成一个随机二级域名,为了方便使用记住一般修改对应二级字符;如有自主域名,则可以修改使用自己注册的域名来作为公网地址用。
确认填写的信息无误后,点击 “确定保存”,会生成一个映射图标记录同时有显示刚设置好的内外网访问地址。通过这个外网域名端口访问地址,外网用户就能访问到内网的网站。
4.域名端口访问:在外面网络环境需要访问公司内网网站时,使用对应的域名端口外网地址在浏览器输入访问即可。
网络映射工具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网络配置和专业知识,特别适合无公网IP的个人用户和中小型企业快速实现外网访问内网网站和指定端口应用和网络硬件等场景。在使用中,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改变端口转发数据方式,或同端口点到点直连模式访问,自定义域名端口方便记住访问地址使用。
三、利用 VPN 实现外网访问内网网站VPN,即虚拟专用网络,它通过在公共网络上搭建一条加密隧道,让外网设备能安全地访问内网资源,就如同直接连接到内网一样。常见的 VPN 协议有 OpenVPN、L2TP 等。
以 OpenVPN 为例,搭建步骤如下:
1.准备服务器:需要一台拥有公网 IP 的服务器,并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CentOS 是比较常用的选择。
2.安装 OpenVPN 软件包:通过 yum 命令进行安装,在服务器终端输入yum install openvpn,等待安装完成。
3.配置服务器参数:这一步包括生成证书和配置网络参数。生成证书可以借助 EasyRSA 工具,按照其官方文档的步骤,分别生成服务器和客户端证书。网络配置方面,需要修改 OpenVPN 的配置文件,一般路径为/etc/openvpn/server.conf,在文件里配置服务器监听的端口、使用的协议、客户端地址池等关键信息。
4.生成客户端配置文件:将生成好的客户端证书、密钥以及修改后的配置文件打包,下载到需要访问内网网站的设备上,然后导入到 OpenVPN 客户端中,连接成功后即可访问内网网站。
VPN 的显著优势是安全性高,但搭建和维护相对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服务器管理经验,在部分地区,默认网络路由会限制 VPN协议 的使用。
四、反向代理实现外网访问内网网站反向代理服务器处于外网和内网之间,扮演中间人的角色。它接收外网的请求,然后把请求转发到内网的网站服务器上,再将服务器的响应返回给外网用户。常见的反向代理服务器软件有 Nginx 和 Apache。
以 Nginx 配置反向代理为例:
1.安装 Nginx:如果是基于 Debian 或 Ubuntu 系统,在终端输入以下命令安装:
apt - get update
apt - get install nginx
如果是基于 CentOS 系统,则使用 yum 命令安装:
yum install nginx
2.配置反向代理规则:在 Nginx 的配置文件中添加反向代理规则。一般在/etc/nginx/conf.d/目录下创建一个新的配置文件,比如example.com.conf,内容如下: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example.com; # 替换为你的域名或公网IP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192.168.1.100:80; # 替换为内网网站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 - Real - 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 - Forwarded - 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proxy_set_header X - Forwarded - Proto $scheme;
}
}
3.重启 Nginx 服务:保存配置文件后,在终端使用命令systemctl restart nginx重启 Nginx 服务,使配置生效。
反向代理的好处是大大提高了安全性,隐藏了内网服务器的真实 IP 地址,还能对请求进行过滤、缓存等处理,并且可以实现负载均衡,提升网站的可用性和性能。但它的配置相对复杂,需要对 Nginx 等反向代理软件有一定了解,并需要在自己公网主机上部署代理服务。
五、远程桌面连接——直接操控内网电脑适用场景:临时访问公司电脑文件或软件。
工具推荐:微软远程桌面(Windows)、TeamViewer、QQ远程协助等支持远程的工具软件。
操作步骤:
1. 公司电脑开启远程桌面功能(控制面板→系统→远程设置);
2. 获取内网IP(如`192.168.1.2`);局域网内测试通过mstsc打开远程界面输入IP+账号密码,直接操控电脑;
3.有公网路由权限时设置路由转发规则,将内部远程桌面端口放出去;无公网IP时用类似nat123内网映射工具,将远程内网IP端口变成公网域名端口地址;
4.外面网络个人电脑需要远程连接时,打开远程界面并使用对应的公网IP端口,或域名端口,并输入对应的主机帐号密码登入操控主机。
六、SD-WAN组网SD-WAN(Software-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是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广域网技术,通过将网络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分离,实现对网络的集中控制和智能路由。SD-WAN|诺必达组网方案主要是根据企业的需求、网络拓扑、应用场景等因素来设计的。
以下是四种常见的SD-WAN组网方案:
1. SD-WAN集中式组网
SD-WAN集中式组网是一种传统且常见的网络架构,在这种组网方案中,SD-WAN控制器被部署在数据中心或总部。所有分支机构的流量都通过SD-WAN技术回传到数据中心或总部,然后再由数据中心统一转发到目标位置。这种架构强调统一管理、安全策略集中控制和流量的集中处理。
2、SD-WAN分布式组网
SD-WAN分布式组网是一种更加灵活的网络架构,这种组网方案在每个分支机构都部署一个SD-WAN边缘设备,分支机构之间的流量不再集中回传到中央数据中心,而是通过SD-WAN技术直接在分支机构之间建立连接,实现点对点通信。这种架构更强调分支机构之间的独立性和互通性。
3、SD-WAN混合组网
SD-WAN混合组网结合了集中式和分布式组网的优势,既可以在需要时通过中央数据中心管理和控制流量,也可以在分支机构之间直接建立连接。混合组网提供了灵活性,允许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最佳的流量路径。
4、SD-WAN云部署
SD-WAN云部署是专注于将分支机构直接连接到云服务提供商(如AWS、Azure、Google Cloud等)或者将SD-WAN功能本身托管在云端。这种架构针对现代企业的云优先策略,确保分支机构可以高效、安全地访问云端资源。